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杏彩官网登陆注册此前,一则《眉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猕猴桃早采早购的通告》(简称“禁早令”)引起了广泛关注。“禁早令”明确杏彩官网网址,禁止早采、运销猕猴桃鲜果,要按照各品种猕猴桃生理成熟指标适期采收。“禁早令”同时公布了今年各品种猕猴桃指导采收期。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陕西省猕猴桃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弱变强,已成为多地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0.2万亩,年产量53.5万吨杏彩官网网址,综合产值60亿元,猕猴桃产业覆盖全县90%的农户。
“‘眉县猕猴桃’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国家级荣誉20多项,品牌价值达128.33亿元。”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史晓峰介绍,对于眉县、周至县等猕猴桃主产区县来说,猕猴桃这块“金字招牌”,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杏彩官网网址。
事实上,由于类似的“短视行为”,陕西省猕猴桃产业发展一度面临困境。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过度使用以“大果灵”为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俗称“膨大剂”,正常剂量使用对植物生长无害),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的果品质量持续下降,市场上价格大幅下跌,销路越来越窄。
8月30日,“禁早令”之下的眉县、周至县、武功县等地的市场冷清不少:部分果品销售专馆里,展示猕猴桃的冷柜空空如也;各大网络直播平台上,销售猕猴桃的主播都用显眼大字标明了“预售”;多家陆续开业的季节性水果快递代收点门可罗雀。“政府不让早采,其实还是为我们果农好。”在周至县一家快递店预约发货事宜的果农彭海军说。
“今年的中秋节来得比往年早一些,如果错过了这个重要节点,猕猴桃很可能滞销。”陕西金桥果业有限公司副经理李宝祥说,“不过现在,果农和企业都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因为大家只需要耐心等待猕猴桃成熟,就能给客户依次发货。”
现在,果农大都花心血培育了自己固定的客户群。“基本都是往年的老顾客、回头客直接通过微信和我们订货。”金渠镇宁渠村果农杨宝平告诉记者,果子质量直接影响老顾客的口碑和产品销售,所以没人会发不熟的猕猴桃砸自家招牌。
“企业、合作社要继续擦亮猕猴桃这张名片,适时采收,科学储存,诚信销售,还要注重品牌效应,用好地理标志和区域公用品牌,维护好眉县猕猴桃的品牌形象,让好果卖出好价钱。”对于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眉县副县长祁亚军这样要求。事实上,为保证猕猴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各地政府不但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定,还提供了相应的配套服务。
8月30日,眉县金渠镇宁渠村一片果园里,猕香缘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专家们正在用无损测量仪检测猕猴桃的含糖量和营养成分。“托管的果园,我们会用更专业和科学的方式管护果园,用数字化手段检测各项指标,根据结果适时采收。”眉县猕香缘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育说。
力保猕猴桃“金字招牌”,眉县、周至县等地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等高校和平台深度合作,连续16年实施猕猴桃产业技术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全面推进“四改五提升”,持续加大“两品一标”认证,坚决禁止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为了规范行业发展,眉县、周至县、武功县等地的果业企业和果农,纷纷自发成立了猕猴桃产业协会,广泛吸纳合作社、种植户等会员单位加入,大家达成共识,承诺科学管理、适时采收、诚信经营,维护好当地猕猴桃的品牌声誉。
“面向企业、合作社和广大果农,我们大力推广以‘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生态循环’为代表的十大关键技术,全县猕猴桃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达到85%以上,品质越来越可控,价格越来越稳定,生摘早采的现象也没了。”8月11日召开的眉县猕猴桃营销座谈会上,眉县猕猴桃协会理事长任建社说。
看似简单的禁止早采背后,是陕西省多地为保护猕猴桃“金字招牌”所做的不懈努力。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陕西猕猴桃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逐年提升,全省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广。(记者 李宛嵘 段承甫)
世界上每三个猕猴桃,就有一个来自陕西;陕西猕猴桃规模全国排名第一,约占全国的40%……30多年来,陕西猕猴桃在农产品品牌化的浪潮中抢占先机,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猕猴桃产业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兑现价值承诺、满足消费者期待,我们必须建立更高的标准。新西兰奇异果长期占据国内猕猴桃高端市场,其全球奇异果市场领导品牌——“佳沛”的奇异果可以盲买,大小、外观、甜度都实现标准化,到手无需等待,随买随吃。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差距。随着绿色健康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消费者对于水果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更高标准,生产出品质更高的猕猴桃。
更严标准需要更好政策引领落地。一个好的政策,不是强制也不是说教,而是让执行者通过理性思考,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佳沛”的背后是新西兰2000多名通过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猕猴桃产业从业者,他们是完全的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研发、种植、采购和销售各个环节上的人员都会自觉维护整个体系,保障品质,这值得我们借鉴。构建利益共同体,配合足够的宣传,让果农真正意识到早采等“短视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才能让他们真正接受并自觉遵守相关禁令。
疏堵结合才能真正保障果农利益、护航产业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和行业的相关配套服务必须跟上。比如,眉县、周至县等地借助社会化服务力量提供服务,引导销售者采用“预售”方式销售猕猴桃,解决了果农、企业的后顾之忧,生摘早采等现象得以遏制。